iMBA 20周年校友特别专访(八)| 杨晓东:与时俱进 放眼未来

16比9_副本.png


2016年,上海财经大学iMBA项目迎来了自己的20岁生日。20年来,iMBA项目为社会培养了2000余名优秀毕业生。20周年之际,我们也走访了部分优秀校友。本期,我们有幸采访到2000级校友,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监,杨晓东校友。


IMG_0744_副本.jpg


Q:杨晓东校友您好,请问您现在在上汽集团主要负责什么业务?


杨:我目前在上汽集团主要负责国际业务,上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,战略部署这方面的工作。


Q:您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就读财大iMBA项目?


杨:当初基于学习方面的考虑,首先iMBA是个热点;第二,从自身角度出发,iMBA项目可以帮助我建立一种connection、搭建一个平台,而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掌握更多信息,结交很多朋友;第三个是专业角度的考量,iMBA课堂上不仅可以学习到现今中外管理上的理念、理论,对自己是一种阶段性的梳理,针对下一阶段职业发展,也可以更好地作出规划,提供再出发的动力、理论上的动力。


Q:您就读iMBA项目时也是在上汽集团任职吗?


杨:我当时在集团的合资企业,现在改名叫上汽通用。


Q:当年就读iMBA项目时,哪些课程对您影响更为深刻? 


杨:严格意义来讲,并不是具体的某一门课程,因为课程中不会有什么颠覆性的理念,或是直接切入工作的应用学习。关键是如何将课程中的理念应用于工作中。很多课堂上的小组讨论、教授的案例分析,都能给人的启发并联想到与工作的结合。


Q:您在2000年就读iMBA课程,已经十多年过去了,跟班级同学仍然保持联系么?刚刚您也提到了iMBA的connection。


杨:过去了十多年了,当然还有些同学还在联系的,因为我们班级本身跨度比较大,学生来源比较广。随着工作的深入,在某一方面有共同语言的同学,我们仍然保持着联系,但部分同学因为缺少沟通的纽带,就会有所疏远。有些朋友,注定是人生中的过客。只有理念、价值观在同一层面上,才会继续保持联系,因为理念和工作也是一个大家可以保持联络的纽带。回到刚才的问题,问我有没有对我比较有帮助的课,并不能算是印象深刻的。当然近几年的商业理念的变化也很大,实际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,当时互联网还在起步状态,但现在类似滴滴、Uber、百度这种互联网平台,所以说变化很大,但是基础性的概念性的课程,比如财务类的这种工具类的课程,对之后的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。


Q:您当时读书的时候对财大的印象是什么样的?现在回想当时的情况有没有什么感触?


杨:当年选择财大,地理位置对我而言也是很大的一个决定因素,离家近,比较方便;第二,财大在财务方面有绝对优势;第三,财大和美国合作,财务管理、战略管理,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,处于引领地位,有美国学校的背景比较好;第四,授课方式和国内教育不同,以案例、课堂讨论为主,贴合实际,这在当时还是比较新颖的。


Q:对于iMBA项目的未来发展,您有什么建议吗?


杨:从项目本身来讲,现在互联网和新型商业模式下,某些理论可能会有滞后,我们当时学的都是西方经典经济理论,而现在实际上变化很大;原来财务模型比较关注案例,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建立的平台,关注的是成长,很难做出分析。面对未来,创新,如果依然只靠经典理论,很多问题无法解决。决定一个项目是否要实施,不能只看财务报表。像滴滴打车这种亏损公司,实际市场预期很高,理论和实际的衔接至关重要,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。第二个,生源问题。目前iMBA学员还是以大公司员工为主,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是创业者的教育需求。生源的改变,也会影响报考的要求。未来的人才结构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项目的培养方式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,这就涉及到项目的定位问题,定位一定要和未来发展趋势紧密结合。


Q:2017年是财大百年校庆,您对学校有何祝福?


杨:祝财大能培养出更多的财经类的顶尖人才。




项目简介

上海财经大学-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(MBA)硕士学位项目,即上财商学院国际MBA项目,创办于1996年,是最早获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学位教育项目之一,已连续20年招生。采用美式申请制,项目自主招生,无需参加全国联考,全面考核学员的综合素质,管理经验及英语应用能力,择优录取。 毕业后获美国硕士学位,中国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。


【2017第一批次入学考试】2017年3月12日

【招生电话】021-55968289 / 65443025

【考试报名】http://usercenter.shufe.edu.cn/Account/Login